「書是無聲的老師」,可以讓人打開視野,豐厚個人的知識基礎。但這樣的靜態閱讀還不夠,因為缺乏對書中內容的深度理解與事理對話。
「與君一席談,勝讀十年書。」就是一種動態閱讀。藉由現在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舉辦的「真人圖書館」活動,讓讀者可以借閱圖書館的真人「館藏」,的確是一項創舉。尤其是許多學有專精的碩學大儒或行業專家,往往可以透過彼此的對話、提問、討論,以釐清受教者的許多迷思,可以解疑惑、增見識、長智慧。
學問是建構出來的。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,要吸收的資訊多如牛毛。在時間的限制之下,要懂得有效揀取與快速吸收。然而,要迅速積累自己的學問,就要邊學邊問,以活化知識,而不是一味的死讀書,陷入自我的藩籬,而不自知創新應用,通權達變。
接受大師的提點,會有茅塞頓開,恍然大悟之暢快,這是心靈求知的高峰體驗,可以感受那學習的美好。資訊時代,不缺乏遍地未經選擇的青黃知識,但最卻乏的是那寶貴的學習智慧。
透過「真人圖書館」的應用,可以讓個人有心智成長的機會,我們非常樂見有關單位能建立更多元的專家人才庫。以國語文為例:若能提供聆聽、說話、閱讀、寫字、作文等各領域行家諮詢,對於提升語文能力,將有莫大的裨益。
另外,在時間、預約及流程上,如果能有更為便利的規劃,讓需求者,可以如人飲水般的自在學習,歡喜止渴,享受醍醐灌頂之神妙;讓供給者,可以源源不絕,提供自身能量,使經驗智慧得以有效傳承,更是廣大閱讀者之福!
(文章出處:104年2月8日 國語日報13版 作者:張瑞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