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

關於寫作二三事

    我們都了解,語文是學好各科功課的基礎語文不佳,會間接影響其他學科知識的吸收。而寫作文則是語文能力的綜合表現,在各類考試中,作文更佔有極重的比例。所以,在各類升學考試中,常受到特別的重視,在在顯示出作文的特殊地位。
    要使學生的作文去熟生新,對字、句、章、篇經營的能力,有一番鑑往知來的體認,就不能不在語文上,好好的紮根與奠基。尤其,語文的實力,並不是一蹴可幾的。它必須靠長時間的累積與學習,才能達到一定的成果;也才能在遣詞造句上,發揮得淋漓盡致,游刃有餘,具備美感與生命力。
    學生為文,難以下筆的原因之一,在於其生活經驗缺乏與詞彙能力不足。後者可以經長時間的練習而累積實力;惟前者若不能透過行萬里路以增廣見聞,亦可藉由博覽群籍以補見識之不足。但仍需多仔細觀察平日生活事物,以培養良好的領悟力。凡此兩者具備尚需有觸發之媒介。觸發或可做引發解,它和一般所謂的靈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   「觸發」,尚須有良好的想像力創造力組織力作為基礎。為文雖需首重觀察,但良好的想像力,卻足以豐富文體,連貫前文後義,使文章更有條理、更有組織。因此,三力的培養需藉助有趣的語文遊戲以陶冶之。
    以興趣作為寫作的後盾,將如一棵大樹般,深入沃土,盤根錯節。因此能枝葉茂盛,生氣盎然。
    「吃飽了桑葉的蠶,才可以隨時吐絲。」教師給學生的教材應該是多元化的。在國語課時,除了教導學生文體、章法、結構、取材、遣詞、造句、語法、情意賞析外,也 應給予一些補充教材,如:詩詞、對聯、修辭、回文、猜謎、典故、軼事、各項語文競賽等趣味活動。如此,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文學視野,更促進了想像力、創造力、及組織力的均衡發展。
    國語文教學的補充教材是多元的,作文教學更非一成不變的,只要有裨益學生體驗語文的精妙,教師都應樂於去做,實實在在的去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